深水中
成群争独木,趋之势逾遒。
何以无旁路,萧萧雨雪稠。
背景:
考编上岸之卷人尽皆知,这道独木桥,注定只有少数人能过,更不要说还有某些名额已经因各种原因根本不放开竞争或无法充分公平公正竞争,那么上不了这个车的怎么办?考社工!没想到,这个次选照样挤破头,即使是有人幸运上了岸,可也会发现,这并不是岸,剩下的仍是“此海无涯苦作舟”。
每个人都有权利自己想要走的那条路,这无可厚非,但当几乎所有年轻人都朝着这条独木桥奔去时,既是灾难,也是悲哀,一个社会,需要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样的社会才会有足够的活力,才会繁荣,否则,最终只会一潭死水。更何况大量能真正创造财富的岗位或职业是要两腿扎泥里或拼在一线或接着地气才行,如果都坐在办公室,那指定没戏。
唐朝群星璀璨,但无论是《长安三万里》还是不在电影上的大咖们,几乎无一不透露出读书人想进体制的渴望,比如“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比如“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比如“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比如“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比如“麾下赖君才并美,独能无意向渔樵。”,比如“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可是1000 多年过去了,时代与经济结构也大不相同,还有互联网这个神器,至少可以看到更多的天空,那为什么还是走了相同的路径呢?到底是今不如古呢还是历史一直在重演?
早有人批评教育体制需要改革,如果不改变,那培养出来的就是一批批的复制品,如果真是如此,难道不是悲哀吗?难道不是吗?
当然,就业路径和就业环境的锅不能甩到年轻人身上,毕竟,他们手无寸铁,不掌握任何资源,除了当前尚有的年轻和或许还有的梦想与热忱,他们就真的一无所有了。